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電池技術中心手工生產電池芯。KIT是一個歐盟的合作伙伴之一,其目標是開發一種新的方法來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材料,以便再次使用。
一種創新新工藝,工業大學團隊能夠使金屬回收成為更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從報廢電池中回收有價值材料的新方法,通過整體且低能耗方法,作為該行業更大戰略的一部分,以創造可持續、閉環電池制造的生態系統。
研究人員表示,由歐盟(EU)資助的一個名為LiBinfinity的項目,該項目專注于機械濕法冶金工藝(mechanic-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回收鋰離子電池材料,旨在達到更高的回收率。該工藝的最終目標是將該過程從實驗室轉移到制造業。
事實上,鋰離子電池中超過90%的資源都可以被回收,其中包括鋰、鈷、鎳和錳,雖然目前還未有以任何方式實現。
鑒于這些材料是有限的,科學家們表示,回收利用將在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特別是像卡車這樣功率需求更大的大型車輛。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應用材料-能量存儲系統研究所(IAM-ESS)所長Helmut Ehrenberg教授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當為卡車通電時,電池將需要大量的材料,回收的材料不足以滿足其他應用。我們需要一個適合電池的閉環。這意味著使用廢電池的材料來生產新電池。”
歐盟的重點項目
LiBinfinity由奔馳公司全資擁有的子公司Licular GmbH領導的財團組成。該項目的合作伙伴包括Licular的母公司梅賽德斯-奔馳、KIT、戴姆勒卡車公司、Primobius GmbH、SMG集團GmbH、克勞斯塔爾理工大學和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從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行動部門的電池生態系統獲得了近1700萬歐元的資助——團隊正在梅賽德斯-奔馳位于庫本海姆的基地建設一個年產2500噸的回收試驗工廠。LiBinfinity還旨在幫助歐盟滿足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談判的電池法規提議。
研究人員說,就其本身而言,KIT負責對回收材料進行驗證,以用于潛在的新電池制造,特別是陰極材料,這些材料必須滿足高性能標準才能重復使用。研究人員說,這是因為陰極(電池的負電荷電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的效率、可靠性、壽命和成本。
具體而言,KIT將對LiBinfinity項目的以下方面進行研究:回收材料的入口控制、新正極材料的合成、電極生產、工業質量的大尺寸鋰離子電池的制造、電池測試和電池的評估。
他們說,一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他們的調查,他們將確定可保留用于新的高質量電池重復使用的材料類型的質量要求。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楊柳翻譯
2022.11.6